在恩平,他收获了路上最温暖的回忆
“见义勇为,拒绝冷漠,大爱恩平,助力正能量!”11月15日,在骑行全中国宣传见义勇为活动发起人、践行者方德永的带领下,恩平80多名热心骑友一起从飞马广场出发,走遍了恩城的各大广场、公园,让这一充满正能量的呼声响彻恩平的大街小巷。

有感于“路人倒了不敢扶”、“小悦悦”等让人心寒的新闻事件,方德永决定骑行全中国宣传“拒绝冷漠,见义勇为”的精神,唤醒人们心中的正能量。2012年3月15日,方德永放弃所有的一切,骑着负重百多斤的自行车从深圳出发,计划用六年的时间自费骑行全中国宣传见义勇为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十五个省、直辖市的数百个城市,行程达一万五千多公里。他上街头、进校园、到社区大小宣传活动进行了700多场次,收集各地签名条幅1400多条,签名支持人数达1600多万。
长时间的骑行宣传让他的身上布满了伤痕,在修养了大半年之后,近日他又重新踏上自行车,开启了后三年环中国骑行宣传之旅。11月15日,他来到其后三年骑行计划的第五站——恩平,在这里收获了漫漫骑行路上最温暖的一次回忆。 
“这是最温暖、最成功,也是最感动我的一次!这里的人非常热情,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。”谈起此次恩平之旅,方德永感动地说。
还没到恩平,方德永就已经感受到了恩平人民的热情。11月9日,方德永联系上恩平当地的热心骑友梁建华,希望其协助在恩平的公益宣传活动。梁建华听闻后非常感动,一口答应,并开始组织发动恩平当地的人参与,瞬间得到众多响应。
11月14日,结束了开平站的宣传活动,方德永本打算立马赶过恩平。可是身上的旧伤复发让他非常难受,要驮着重达150公斤的宣传单和行李骑行到恩平根本不可能完成。听闻此事之后,恩平热心人士梁文胜和刘锦鸿自发开车前往开平,帮助搬运行李和宣传单。方德永则坚持自己骑行到恩平。
来到恩平之后,方德永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恩平人的热情和对他的支持。“来到恩平,大家就热情安排我吃住,知道我肠胃不好,还特地送来了药品和水果。梁建华、梁文聪、刘锦鸿是最让我感动的三个人。梁建华是恩平的宣传活动得以成功开展的最大功臣。我联系他之后,他就一直在忙活,帮我找场地,组织人,联系媒体等等,在恩平的整个活动几乎都是他一手操办的。刘锦鸿听说我手机充电器坏了,悄悄买了一个送过来;看到我自行车后座帮行李的绑带因为老化断裂,一次性买了七八条送给我;听说我肚子不舒服,主动买药、买水果。我近期身体不适,得在恩平修养一个星期,梁文聪知道之后,主动把我接到他家住,还热心打理我的生活起居。还有那些义工们……”说起在恩平遇到的感动,方德永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,举不完的例子。
“我会将这份感动一一记录下来,因为这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。正是有了大家的期望和支持,才让我能够一路坚持下来。”方德永感慨地说。在他的网络云盘里,条理清晰地记录着他一路骑行路上遇到的所有人和事。他还专门列了个“好人榜”,将每一个支持帮助他的名字记录在案。未来,他计划在某个城市建一间“感恩馆”,将其一路上记录的这些好人好事都放到“感恩馆”里。“这个活动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,我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热心人士在帮助我。我身上的所有东西,除了这双拖鞋,全部都是热心人士赞助的,有的人甚至从很远的地方给我寄东西。”
方德永说,自己做这件事情,不图名不图利,只是希望为社会做点事。他骑行中国宣传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,瞬间成为名人,曾经有商家给他100万让他进行广告宣传,被他断然拒绝。他不愿意让自己的行动沾上任何商业的味道,他要做纯公益的活动。 
恩平人的热情感动了方德永,而他的公益善举同样也感动着恩平人。
梁建华说:“我被方德永骑行全国宣传见义勇为的行动所感动,当我得知他将会途经恩平时,就联合恩平的骑行者、义工、商家等一起组织了这一次活动。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恩平人去了解和关注‘见义勇为 拒绝冷漠’这种精神,希望更多的人会投身于这种行为,同时,更希望这种精神能感染整个社会,让这见义勇为的精神传承下去,扩散出去。”梁文聪说:“了解了他的事迹之后,我非常感动,打心里敬佩他!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真正敢去实施,并且坚持到底的人,我认识的也就他一个了。”刘锦鸿说:“和他交流中,我学到了许多东西。比如坚持、信念。”。
一个人想要骑行全中国宣传见义勇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方德永为此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,走上了一个人的孤独苦旅。但回想起一路上的点点滴滴,他只是淡然一笑:“我失去了很多,但得到的更多!” 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