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江门日报恩平站 于 2014-3-17 21:32 编辑
在恩平市上月底召开的2014年慈善公益活动总指挥部筹备工作会议上,恩平市市长薛卫东说,新闻媒体要对准长期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普通市民,在平凡中挖掘伟大,在细节中传播温暖。
为传播正能量,发掘平凡人的故事,《江门日报·恩平新闻》从本期起,推出“恩平正能量”栏目,对热心参与社会公益的平凡百姓进行报道。同时,诚邀广大读者向我们提供好人好事的新闻线索。报料除拨打本报报料电话4008456788以外,还可以加恩平记者站新浪微博“@魅力恩平”和微信号1361181938或“meilienping”(魅力恩平全拼)。
连续十几天的寒雨天气,多日的回南天令大多人心情"发霉",大呼不快。近日发生在恩平市大田镇黄朗村的爱心善举却暖人心窝。对村民吴群立一家来说,更可谓是看到春天里希望的阳光。黄朗村是大田镇一个贫穷小村,约有村民220人,多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作人。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多选择在外地打工谋生。今年46岁的吴群立在深圳、惠州等地的建筑工地当泥水工,长年的苦累劳作,身体落下不少毛病。今年3月初,深感身体不适的吴群立于在江门市一家医院检查被诊断患上胃癌,遂转院至广州市中医院接受住院治疗,经该院检查预算,初期手术医疗费用需30万元左右,并且病情已不容耽误拖延。 噩耗传来,吴群立一家犹晴天霹雳,痛心不已。面对巨额医疗费用,吴群立一家焦急万分,却又无计可施。吴群立妻子也是靠打散工赚钱,两人的微薄工资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,养育一儿一女,赡养两老的重担让吴群立平时只能省吃俭用,身体不适也舍不得花钱看病。如今一个家庭支柱的倒下,对这样一家,困苦状况可想而知。 "一定要想尽办法救人!"同村兄弟吴锦凡得知情况后,说到做到,积极奔走,经与村民吴立军、吴荣超等人商量后,决定捐款筹钱救命!于是,一场感人至深的爱心捐款在小村进行。 近日,在大田镇政府党政办副主任徐世文的带领下,记者走访了这条发生着感人故事的小村。路上,徐世文对记者说:"当村民吴锦凡拿着一份捐款名单找到我时,我也很受震撼感动,一个并不富裕的小村,短短两天时间就筹得捐款四万六千多元。" 从大田镇政府出发,行驶十分钟左右泥泞小路,记者到达黄朗村吴群立的家,在这间破败残旧的农村小屋,记者见到了吴群立的父亲--79岁的老人吴浓爽。热心村民吴锦凡也闻讯赶来,今年54岁的吴锦凡在黄朗村以种植果场为生。他拿出捐款清单,将事情经过一一向记者道来,讲到动情处,几度哽咽落泪,"我活了大半辈子,这次村民的团结善心让我从所未见,真是非常感动。全村村民无论贫富,每一个人都捐了钱。太难的了!"记者从捐款清单上看到,上面登记了超百个名字和捐款金额,金额从十元到几千到一万不等,其中他本人捐款5000元。
捐款最多--陈君龙 1万元 今年27岁在大田镇邮政储蓄银行上班的陈君龙捐出1万元,成为捐款最多的人。电话联系上陈君龙时,他说自己平时工资也就2000多元,工作三年多积蓄了3万元左右,本来打算用于结婚花费,1万元的捐款当中,也有女朋友的一部分,女朋友知道情况后,也很支持他。当问到怎么慷慨捐助1万元时,陈君龙说,"同村叔父有困难,我应该尽力而为。" 年纪最大--吴积财 89岁 已89高龄的吴积财老人中年丧子,和老伴相依为命。失去劳动力的两个老人靠远嫁他地的女儿不时汇些生活费艰苦维生,平时总是舍不得花钱,日子过得很紧。吴锦凡告诉记者,在组织村民捐款时,是没有把两个老人考虑进来的,因为两个老人的情况全村人都了解。可当吴积财知道情况后,非要捐出一点心意。"老人家掏出一张皱巴巴的20元钞递过来时,我没要,他颠巍巍地硬塞入我手中,我当时就流下了眼泪。"吴锦凡回忆起当时情景还感动不已。
年纪最小--吴小强 18岁
吴小强今年18岁,因家中困难,刚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帮补家计。刚工作几个月的他捐出了大部分积蓄800元,他还打电话回家发动家里人捐款,说村里人有大难,要尽量帮忙,多做善事。大人感到很是宽慰,觉得孩子长大懂事了,还富有爱心。后来吴小强一家合计捐款2000多元。
最"神秘"捐款--吴润泉
已31岁的吴润泉至今未婚,在阳江市一家饭店做厨工,家中只有一个老父亲共同生活。家境困苦是影响他成家的原因之一。当接到吴锦凡电话知道情况后,他立即表示捐款1000元,不过他还提出一个要求,不要公开他捐钱的事,也不要在捐款清单上留名。原来,吴润泉担心家中老父亲会反对,两人因此产生矛盾。当得知父亲也捐钱时,他才稍微放心。 "还有村民吴国强,当时在捐款现场,他口袋总共130多元,捐了100元,还问邻居借了100元,一起捐出。"吴锦凡每每讲起总眼圈泛红,"我们村的团结奉献精神感动了很多人,如果每条村都像我们村一样,那么遇到什么难题都不用怕,总能解决,人心齐,泰山移!"
乐做好事 修得善果
吴群立病重,村民如视亲人,个个伸出爱心援手,解囊相助,个中肯定有其原因。当问到吴群立平时为人时,村民个个赞不绝口,抢着举了不少例子。村里无论是谁家有事,他一定帮忙。2013年7月,村民吴文杰修建村屋,吴群立主动前去帮忙,还从不提工钱的事,他知道吴文杰经济状况不好,只说了一句:"不急,慢慢来"。吴锦凡的果场常需挖果坑、铲草喷药,主要他在家,都去帮忙,从不谈钱。 "原来我都已经绝望了,单靠我们家里能力,根本没办法,他(吴群立)也只能听天由命了。真想不到村里乡亲如此热心相助,3月8日晚上9点到晚上2点左右,就筹到1.8万多元,我顿时有了希望,立即打电话到广州,我媳妇在广州医院照顾我儿子,她听到后,在电话里都哭了,说一定要还乡亲们的恩情。"吴浓爽老人对记者说。 据悉,大田镇部分个体户老板大受黄朗村民的精神感染也纷纷捐助,筹得1万多元。现为这个困难家庭的捐款共6.8多元,虽离30万的医疗费用还有较大距离,吴浓爽表示,乡亲们已经尽很大努力了,非常感激全体村民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,接下来也只能一步步来了,但起码我们有了希望。 记者采访过程中,仍有不少人来电关心吴群立的情况。这一份份的真切关怀和一笔笔的爱心捐赠汇成一股不可忽略的能量,像春天里的阳光,温暖着这个苦难家庭每个人的心田,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。 如果你被这个故事感动了,请伸出援手帮一帮正饱受病魔折磨的吴群立,也为社会传递一份正能量。您可以联系吴锦凡(电话:13794286882)。
更多信息资讯,请关注江门日报恩平新闻微信、微博,扫描二维码直接添加。
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