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恩平禁毒成效】当“阳光”照进黑暗,她的人生被改变了···
“在此再次感恩政府,感恩领导以及家人对我一直不离不弃的关爱和包容。谢谢......谢谢。感恩有你们!”
这是心姐(化名)写给恩城街道办事处禁毒工作人员的一封感谢信。
心姐曾是一名有着10多年吸毒史的戒毒康复学员。近三年来,她通过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,成功戒断毒瘾,找到了稳定的工作,交到了知心的朋友,生活平淡而踏实。她说,禁毒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帮助,就像一束灿烂的阳光,帮助她驱散了被毒品笼罩的黑暗生活。
工作和朋友让她重拾对生活的热爱
今年53岁的心姐,在2007年染上毒瘾后,多次戒毒失败,困在戒毒、吸毒的恶性循环中。因为吸毒,心姐的身体严重受损,和家人关系疏离,没有朋友。毒品,就像一块遮天的黑幕,让她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失去了色彩,死水般的生活让她不断的自我放弃。
近年来,恩平市坚持心理“输血”和就业“造血”并重,以“阳光工程”办公室为枢纽,创新推出《恩平市戒毒康复人员行为操守积分奖励制度》《恩平市促进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实施办法》《恩平市招收录用戒毒康复人员用工单位奖补办法》三大法宝,组建戒毒康复学员“微笑阳光”志愿服务队,持续完善“123+N”管帮体系建设(即一个办公室、两种帮扶模式、三大特色机制、多种措施办法),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创业、戒断人员自主创业、公益志愿服务引领回归的人性化多元帮扶体系,强化社保兜底、低保救助等帮扶措施,全面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指导、职业技能培训、心理疏导和社会保障等工作。
△恩城街道戒毒康复人员操守积分奖励工作制度。
△开展就业培训。
“阳光工程”的实施,让心姐的人生发生了重要转折。现任恩城街道办禁毒专职副主任吴瑛琳,参与并见证了心姐的喜人转变。
2020年底,结合心姐年龄偏大、身体瘦弱、意志力弱等多种困难因素,恩城街道办为她安排了一个保洁的公益性岗位,多年来心姐终于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。
“过去,在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里,吸毒人员都是很可怕的,他们为了毒品可以偷抢拐骗无所不用其极,这也是这些戒毒康复学员重归社会面临的最大困境。”吴瑛琳说。
但随着与心姐的交往不断增多,认识不断加深,吴瑛琳发现她其实就是普通的邻居大姐,爱说话、爱开玩笑,也会为了工作、生活、婚姻而烦恼。但那段吸毒的痛苦经历,就像是一块长在她心上已经结痂的伤疤,每当有人问起,她总是苦笑着敷衍带过,从不愿和他人多说。如果她不是被毒品所害,该是一个多么乐观快乐的人。“其实有不少吸毒者是渴望戒掉毒品,重归社会的,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帮助。”吴瑛琳说。在不断的深入交流中,心姐和邑康家园的社工们从陌生到熟络,变成了朋友。
有了固定工作和朋友的心姐,越来越热爱生活。“她以前穿着很随便的,不太注重形象,现在开始注意穿着,打扮得很精神,甚至开始穿高跟鞋了。”谈起心姐的变化,吴瑛琳满脸成就和开心。她告诉记者,除了保洁的工作之外,心姐还在家做麦克风零件装配工作。
禁毒工作形势持续向好
心姐的故事并不是个例。在恩城街道禁毒工作办公室的办公墙上,贴着多封感谢信,每一封感谢信的背后,都是一个被拯救的人生故事。
“我知道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安排,相信里面充满了期待,而我从咨询、入职,生活上,甚至在人生低谷中徘徊时候,是您给了我明灯般指引......在二十多天工作,我接触了人间有真情,处处洋溢着正能量。”
“我从2019年出所按规定执行社区戒毒三年,现在好快期满了,回想起这两年几的过去真不容易,当中也有过想复吸毒品,也有过好多损友的诱惑,但是家人给我的力量和充实的生活,当然还有社工的帮助同关怀、关心,令我可以抵制到这些想法同诱惑,令我远离毒品的决心永不动摇......”
自加入社区工作以来,我自信了很多,思想每天在蜕变,对生命充满了希望,特别在生活上,我更是得到了禁毒办各位领导帮扶和指引,使我更有信心,健康、充实走好人生下段路。”
每当收到来自戒毒康复人员的感谢信,看着禁毒工作形势持续向好,吴瑛琳总会露出由衷的笑容。“这是我们禁毒工作人员集体努力的结果,证明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,给了我很多成就感和获得感。身为恩平市禁毒工作中的一份子,我很骄傲!”吴瑛琳说,“我希望心姐身上发生的变化,能在我们所有的戒毒康复学员身上看到。希望他们不再被毒品侵害,过上正常人的生活。如果我这个愿望能够成真,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。”
来源:江门日报恩平记者站
页:
[1]